碳中和是什麼?跟淨零排放一樣嗎?搞懂2者差距,正確掌握低碳動向!

你有聽過「碳中和」一詞嗎?隨著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成為全球暖化最主要的關鍵因素。在所有溫室氣體中,二氧化碳排放佔比超過7成。為了減緩全球暖化的速度,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建議2030年前,全球應盡力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

這樣一來,才能將氣溫升高控制在1.5度以內,用以避免全球進入無可逆轉的乾旱與水災等極端氣候。為了有效解決極端氣候,於是碳中和(Carbon Neutral)一詞在2000年代被提出,用來協助企業踏上降低碳排的道路。

碳中和目的在減少或抵消因人類活動而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涵蓋對象廣泛,不限於公司、國家或個人


碳中和是什麼?重要性在哪裡?

碳中和,旨在減少或抵消因人類活動而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其對象不限於公司、國家或個人。無論是工業生產、交通運輸或能源消耗等所產生的碳排都涵蓋在內;而減少全球總體碳排的方式除了改進工藝技術,或以再生能源取代傳統燃煤發電以降低原本應有的碳排之外,也包含:種樹或透過碳捕集技術等方式,降低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總量,來抵消未能避免的碳排放,此減碳措施也稱之為「碳抵消(Carbon Offsetting)」。

碳中和的重要性

實現碳中和,是延緩全球暖化的手段之一。不僅能避免因為全球暖化所帶來的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極端天氣事件增多等一系列問題,更可以進一步穩定全球糧食及水資源供應與生態多樣性。

除了外部自然環境,實踐碳中和亦能推動全球經濟的轉型與升級,特別是在可再生能源、綠色供應鏈和綠色金融領域,碳中和轉型途中,能催生大量的創新和就業機會。至於對企業而言,若未來全球對於綠色供應鏈法規及要求約來越嚴謹。企業在採取碳中和的過程中,不僅能在同行中獲得優先合作優勢,同時也能提升品牌形象,以鞏固消費者對該企業的正面看法。

碳中和 VS 淨零排放 VS 氣候中和差異比較

名稱碳中和淨零碳排氣候中和
說明碳中和,顧名思義是將碳排放量以直接降低或是間接抵銷的方式達成零碳排  淨零碳排(Net Zero),是以將供應鏈二氧化碳排放降至於零為核心,旨於生產過程中最大化的降低碳排放量。 氣候中和(Climate Neutrality)涵蓋的溫室氣體範圍更廣,不僅僅包括:二氧化碳,還涵蓋其他所有會對氣候變化產生影響的溫室氣體,如:甲烷、氮氧化物及氟化氣體等排放
主要是因為許多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會有無可避免的碳排產生,因此才衍生出這種抵消手段平衡所有的碳排放 旨於最大限度減少企業或個人在生產、運輸或使用上的碳排放量,淨零排放在國家、城市的層級沒有碳額度的抵換;但在組織的層級,可以使用碳額度的抵換。相關政策,例如:歐盟共同農業政策(The Common Agricultural Policy,CAP),該政策通過補貼和激勵措施,鼓勵農民採用更可持續的耕作方式,以減少甲烷和氧化亞氮的排放
定義透過碳抵消方式達到零排放以生產過程中最大化的降低碳排放量為主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對象 溫室氣體(以二氧化碳當量(CO2e)作為通用單位) 溫室氣體(以二氧化碳當量(CO2e)作為通用單位)所有溫室氣體
相關政策《京都議定書》(1997)、《巴黎協定》(2015)各國《2050淨零排放法案》歐盟《2050年氣候中立計劃》、2020年《紐西蘭氣候中和法案》

企業該如何落實碳中和,又會遇到哪些挑戰?

實踐碳中和,是全球不論企業或是政府都須共同努力才能達成的目標。首先企業可以測量碳足跡確定碳排來源,其包含:

  • 直接排放:如製造過程產生的氣體
  • 間接排放:如因電、熱等能源排放的氣體
  • 其他間接排放:如供應鏈中的排放、員工交通等

計算碳足跡,能有效幫助企業了解各環節碳排情況,利於制定後續策略。而降低碳排最直覺的方式是使用綠色能源,如:安裝太陽能、風力或直接購買綠電等。其次,則是通過改進生產流程,使用更高效的設備降低生產過程中的能源及碳排。

延伸閱讀:ESG是什麼?為什麼它對企業如此重要?3大指標帶你認識新趨勢

此外,建立綠色供應鏈也是未來全球生產趨勢,從原材料的採購、運輸、製造及分銷,與符合低碳標準的廠商合作能確保該產品更符合永續標準。若是企業無法完全消除二氧化碳的排放,也可以透過植樹造林、或是進一步參與碳捕集技術(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將排放的二氧化碳分離壓縮後,進行封存。

另一種方法,是從有多餘配額的企業購買經第三方單位認證的碳權(carbon allowance),例如:有些電動車廠牌因不具碳排,因此能像其他企業銷售多餘的碳權,同時亦能獲利。除了企業的努力,政府也需有完善政策支持企業實現碳中和,如:高額補貼或罰款、明確的碳定價機制及強制性減排目標等,全球政策也須具有一致性。

為了避免跨國企業在實施碳中和的路上窒礙難行,同時也需要足夠的資金及技術突破,否則高成本且尚未規模化的技術將難以在低收入國家和中小型企業實現。如果你也想了解更多有關於企業能源改革相關議題,也可以到星星專欄參考看看喔!

Author Logo

星星電力 Star Trade

星星電力專注綠電交易與智慧儲能整合服務。透過專業分析與 AI 電力交易決策系統,為企業量身打造綠電方案,靈活運用再生能源與儲能資產、提升能源效率,達成減碳與永續目標。

想了解更多,請參考公司簡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