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碳排放是怎麼來的嗎?從日常用電、交通到產業活動,我們的生活幾乎時時刻刻都在產生碳排放。面對日益嚴峻的氣候變遷,我們該如何有效減碳?企業和個人又該如何落實減碳行動?讓我們一起從本文了解碳排放的成因、影響,與實用的減碳策略及做法!

A 20250514111903

碳排放是什麼?一次搞懂定義與六大來源

碳排放是指因人類活動所產生的直接或間接溫室氣體,最常見的是二氧化碳(CO₂)及其他以二氧化碳當量(CO₂e)表示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不僅自然存在於大氣中,更會透過燃燒化石燃料(如:石油、天然氣與煤炭)、工業生產(如水泥製造)、農業活動時產生。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的評估報告更提及,氣候變遷是由人類活動所導致,而其中影響地球輻射平衡最顯著的溫室氣體,就是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當量與二氧化碳有什麼差別呢?在淨零碳排定義是什麼?一篇了解碳排放影響與企業減碳方法一文有清楚的解釋。

那麼,碳排放來源究竟有哪些?以下為目前全球主要碳排放來源六大類別:

  1. 能源產業:包含火力發電廠、天然氣、煤炭開採與煉油廠,透過燃燒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以產生電力或熱能,是全球最大碳排放來源之一。
  2. 交通運輸:公路、航空、海運與鐵路運輸,大多使用燃油為動力來源,燃燒過程中會排出大量二氧化碳。
  3. 工業活動:水泥、鋼鐵、塑膠等產品在製造過程中需耗費大量能源,製程中也會直接釋放二氧化碳。
  4. 農業活動:化學肥料施用與畜牧養殖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一氧化二氮(N₂O)及甲烷(CH₄)。此外,森林砍伐、土地開墾等行為,也會減少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同時釋放土壤中的二氧化碳。
  5. 商業及住宅:建築物使用的空調、冷暖氣、照明、家電設備等,皆須使用大量電力,也會導致碳排放的產生。
  6. 廢棄物管理:廢棄物掩埋與焚燒過程中會產生較多的溫室氣體排放。

全球碳排放現況

根據《2024全球碳預算》(Global Carbon Budget 2024)指出,2023年碳排放量最高的國家為中國,佔32%,其次為美國13%、印度8%、歐盟6%、俄羅斯5%。各國的大宗排放來源也有所不同,中國主要來自於工業生產和煤碳消耗;美國則來自於交通運輸和石油能源;印度則是來水泥、鋼鐵製造與農業活動。其中,發展中的印度與中國碳排放都比前一年增加。

根據《Nature》期刊發表的〈Global carbon emissions in 2023〉提到,雖然2023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創下歷年新高,但是相較於2022年僅增長0.1%,這表示全球碳排放在全球共同努力之下有平緩趨勢。

雖然全球已積極投入減碳,但從1970年至2023年,全球碳排放量仍逐年增加,根據目前的趨勢,全球碳排放量可能會在未來幾年持續升高,因此全球需採取更加積極的措施來減少碳排放。

碳排放對地球有什麼影響?

碳排放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加劇溫室效應,導致地球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當溫室氣體在大氣層內堆積,吸收並儲存來自太陽輻射的熱量,將使地球表面溫度持續升高,形成極端氣候。同時,南北溫差的縮小,使得高空噴射氣流變得緩慢且不穩定,導致寒流或熱浪停留在特定地區的時間延長,造成氣候異常。

實際上,地球大氣層中本來就存在自然的溫室效應,讓地球維持適合生物生存的溫度。然而,人為活動排放大量溫室氣體,讓氣候系統的不穩定性提高,水循環加劇,導致乾旱地區更乾,降雨地區雨勢更猛烈,海水溫度上升使颶風、颱風等熱帶氣旋能量增加,導致風暴更強烈、持續時間更長。因此,減碳與永續發展策略勢在必行,各國必須共同採取必要措施,減緩氣候變遷所帶來的風險。

減碳方法有那些?5個方向告訴你如何你減少碳排放

要降低碳排放,其實從生活到產業都可以做起。以下是幾種常見又實用的減碳方法:

  1. 發展再生能源:以太陽能、風能等低碳或零碳能源,取代煤、油、氣等高碳能源。
  2. 交通運輸減碳:搭乘大眾運輸工具、購買電動車、騎自行車等,能有效減少交通產生的碳排放。
  3. 調整個人飲食習慣:透過少吃容易產生甲烷的紅肉、支持剩食再利用、鼓勵「彈性素食」、購買碳足跡標示商品、支持在地產品等,從小地方著手減碳。
  4. 廢棄物減量與管理:推廣源頭減量、重複使用、資源回收或是限制一次性塑膠用品,有助於減少廢棄物處理過程中的碳排放。
  5. 建置碳交易制度:政府透過設定碳排總量管制與碳權交易機制,讓企業自主降低碳排放量,更提升企業投資綠色技術。

減碳從哪開始?個人與企業如何參與減碳行動?

  • 個人

減碳不只是政府或企業的責任,每個人都能從日常生活做起。日常生活其實都與減碳息息相關,例如:更換老舊家電、改用節能標章電器、拔掉不使用的插頭,都能有效減少電力消耗,長期累積可觀的碳排減量。在消費上,選擇耐用與可重複使用的商品,並且支持在地生產、包裝環保的產品,皆能降低使用一次性產品的浪費。

  • 企業

對於影響力更大的企業,則有更多面向可實行。

  1. 溫室氣體盤查:企業可以從盤查溫室氣體著手,建立內部排放的全貌,並依據國際標準將碳排放資料揭露在永續報告中,掌握自身碳排,並展開改善行動。例如:優化製程技術、汰換高耗能設備、減少生產過程的能源消耗與廢熱產生。
  2. 再生能源應用:再生能源的導入也是能源轉型重點之一,藉由設置太陽能發電設備,或透過綠電採購契約穩定取得綠電,降低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也有助於建立兼具環保與經濟效益的循環模式。
  3. 供應鏈減碳:許多大型企業更將減碳行動擴展至供應鏈,從採購階段開始,與上下游夥伴共同推動能源轉型。

從調整生活習慣、支持低碳商品,到企業導入節能技術、優化製程、採購綠電,都是具體可行的減碳行動。在這些作法中,綠電的應用也是企業大多採取快速減碳的手段,想知道更多有關於如何透過綠電幫助企業達到更多的減碳目標,歡迎至星星電力星星專欄,為你說明更多專業的知識與綠電顧問服務!

Author Logo

星星電力 Star Trade

星星電力專注綠電交易與智慧儲能整合服務。透過專業分析與 AI 電力交易決策系統,為企業量身打造綠電方案,靈活運用再生能源與儲能資產、提升能源效率,達成減碳與永續目標。

想了解更多,請參考公司簡介
分享